陶家晋:《智绿赋能 链动未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与时代答卷》
2025年05月16日00:27
2025年5月14日,以“开新篇、拓新局、创新绩”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太原成功召开。会上,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陶家晋以《智绿赋能链动未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与时代答卷》为题,作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摘要。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代表太重集团参加本次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形势、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太重集团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2020年以来,太重集团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产化”产品定位,以工程机械为战略支点,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向批量化、规模化转型,形成了全系列、多品种的太重特色产品体系,开启了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阶段。
本次论坛上,通过聆听苏子孟会长的行业分析报告,以及行业同仁的真知灼见,我受到很大启发,获益匪浅。能够感受到,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指导下,工程机械行业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已经踏上新的征程。
从国际市场看,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持续增长。从国内市场看,装备制造行业在“两新”“两重”政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工程机械领域,增长速度更加凸显,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工程机械领域进入温和增长,从2024年到2025年一季度数据来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从太重自身看,从2020年坚持把发展工程机械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陆续建成投产了年产5万台全系列智能工程液压挖掘机生产线、年产3万台智能工程起重机生产线、年产7000台宽体车生产线和年产10万台智能叉车生产线,成为我国北方区域重要的工程机械企业,为工程机械行业增添了新生力量。
下面,我结合太重的实践,向大家分享五个方面的体会。
一、围绕高端化方向,推动工程机械迈上新台阶
高端化是摆脱行业同质化低端竞争困局、开辟高端产业新蓝海的战略路径。通过高端化产品和产线的建设,可以实现从价格比拼到技术与品质的比拼,从而在市场中赢得一定的主动权。
加快高端化产品开发。太重集团锚定行业先进水平,努力突破极限制造,全力打造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大型化的产品谱系。在液压挖掘机中,我们发挥做超大型工程机械的经验,推出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挖掘机;在登高消防车方面,探索为高空快速救援、灭火作业提供高端化装备;同时也在大型新能源智能叉车方面进行了发力。
加快高端化产线建设。工程挖掘机产线采用多机型混合模拟套料,以及高熔敷率大电流焊接工艺;工程起重机产线采用无人支腿制造黑灯产线、焊缝余高及飞溅自动判定打磨技术。太重把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和优化,带动其他传统版块进行产业升级,打造了轨道交通领域全球唯的“灯塔工厂”。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太重集团立足全球研发视野,打造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重点、一中心、多基地”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连续获评优秀,2020年以来研发投入年均增幅30%以上;荣获和取得了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牵头建设了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攻克了工程液压泵自主化研制等多项核心技术;“露天矿用超大型铲装机器人研制及示范应用”成功申报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二、聚焦智能化领航,开创工程机械转型新格局
过去20年,以工业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引领了各行业前行;在未来的20年,AI、人工智能将会引领各行业进步。工程机械行业也同样要拥抱AI,用AI技术助力行业发展。
加快智能化技术攻关。太重集团积极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布5G远程操作正铲式矿用挖掘机,实现远程控制,正在向无人操作迈进;创新推出智能遥控液压挖掘机、智能能量管理策略的系列液压挖掘机、直臂高空作业平台标配物联网系统,以及多款AGV叉车。
加快智能化园区建设。太重集团在园区建设中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和先进的数智化技术。建设的挖掘机智慧工厂,打造了最快6分钟马达座黑灯产线;高端装备智能产业园区在焊接、装配等方面均实现智能化改造。液压缸项目入选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同时,太重集团积极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多个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三、锚定绿色化转型,开启工程机械奋进新篇章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化已经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在加快绿色化产品开发队列里,太重集团始终坚持绿色技术的创新,研制的氢燃料液压挖掘机、碳基电容高空作业平台、锂电叉车、天然气宽体车、混动矿卡、甲醇汽车起重机、甲醇混动挖掘机等一批新产品,绿色已经成为太重装备的鲜明底色。
同时,太重集团持续在绿色化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公司聚焦动力体系变革,构建起三大技术支点:联合研发工程机械专用高效甲醇发动机,突破高压燃料精准喷射、低温启控等方面战略技术;协同攻克氢燃料电池极寒环境零等待启动技术,以及混动系统的动力耦合、能量动态分配、复合储能智能管理等技术。
四、推行国产化替代,打造工程机械领域新优势
加快国产化替代。在应用控制系统、多路阀、驱动系统、传动系统等领域进行了探索,也得到了今天参会的各个厂商的配合,太重集团在国产化道路上阔步前行。
加快配套元件国产化应用。太重集团自主制造的三腔能量回收液压缸在工程挖掘机上实现应用;国产平衡阀在小吨位工程起重机上应用;国产电气元器件以及国产化的控制系统,都得到了稳步提升。国产化攻关不仅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还为民族工业作出了贡献。
五、推动协同化创新,培育工程机械领域新业态
太重集团是工程机械行业的“新兵”,但是太重秉持“创新驱动、价值共赢”的理念,与业界伙伴携手,共同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我个人的思考,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是以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全行业应当正视与全球高端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差距,建议由协会牵头组建行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确立研究课题,分组实施技术攻关,集智突破智能控制、新能源动力等方面共性技术,实现成果共享,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是以商业模式协同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建议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行业最低成本或最低售价标准,约束行业企业的竞争行为,杜绝内卷式的价格战和一些变异价格战。希望积极探索网络化、虚拟化等新型销售模式,尝试在工程机械领域建设类似“淘宝”“京东”的有偿服务公共平台,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难题。
三是以全球化产品创新开拓国际市场。建议协会积极维护国内企业出口市场秩序,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反对恶性价格竞争,防止“双反”,协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同时,建议协会统筹各企业在海外的资源,建立有偿共用机制,推动企业服务网点共建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四是推动行业配套产业资源共享共建。建议协会深化工程机械配套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太重集团拥有工程机械重要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希望能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诚邀业内优质配套件厂商,共同构建高效协同、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供应链生态体系。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创新的浪潮奔涌不息,行业的未来无限可期。我们满怀憧憬与期待!让我们在合作中碰撞思想火花,在交流中收获成长喜悦,在携手中创造共同价值,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太重集团
整理:协会宣传工作部
初审:董萌
复审:尹晓荔
终审:吴培国
编辑:赵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