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报:BICES 2025勾勒中国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年10月17日09:00
工程机械行业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刚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以下简称“国际工程机械展”),成为了行业发展成果与趋势的重要展示平台。
不仅如此,作为一场规模15万平方米、汇聚近1300家参展单位的行业盛会,本届国际工程机械展以“高端绿色、智慧未来”为主题,且其举办时机尤为关键,恰好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承启期,这使得展会既承载着总结过往发展的使命,也肩负着布局未来方向的责任。
进一步而言,在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落地的大背景下,本届国际工程机械展所集中释放的技术突破、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三重合力,正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注入强劲增长动能;与此同时,这股合力也清晰勾勒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引领”跨越的具体路径。
此外,作为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工程机械展,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主办,并且得到了中国贸促会及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40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进口金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出口金额385.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出口金额远超进口金额。
在国际工程机械展现场,“国之利器”与明星产品的集中亮相,彰显着中国工程机械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既是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成果,更是稳增长的“技术底气”。
而来自海外的采购商的热情进一步印证中国工程机械的国际认可度。据参展企业透露,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计划签订2026年订单,单家企业预计签约金额可达50亿元人民币。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出海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安徽合力通过在全球布局7大海外中心,实现出口业务连续6年30%以上复合增长,2025年海外业务占比已达43.5%;徐工、三一重工、临工等龙头企业则通过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将“产品销售”延伸至“全价值链服务”,形成“技术+服务+供应链”的出海新生态。
国际巨头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同样凸显双向赋能格局。美国卡特彼勒在进入中国50周年之际,不仅在国际机械工程展推出专为中国高海拔作业设计的百吨级超大型液压挖掘机,更明确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康明斯的数据更具说服力,2025年以来,其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配装中国主机厂出口的占比已达61%,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既是“生产基地”也是“出口枢纽”的角色愈发清晰。
在国际工程机械展现场,协同效应随处可见:从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主机企业的“整机创新”,到艾迪精密、恒立液压、康明斯等核心零部件企业的“技术配套”,再到壳牌(中国)、泰凯英等服务企业的“全周期保障”,一条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走廊已然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首次推出的“工程机械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简称“三新”)展品名录与“科技创新成果图文长廊”,呈现了全行业在关键技术突破、高端装备研制上的跨越,从智能控制系统到新能源动力方案,从极端环境适配技术到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创新已成为行业摆脱“规模依赖”、转向“质量竞争”的核心驱动力。
来源:中国贸易报
整理:协会宣传工作部
初审:董萌
复审:尹晓荔
终审:吴培国
编辑:赵利祥
市场动态
更多>>行业展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