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大事记
2025年04月27日15:04
九月
9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正式公布,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山河智能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安徽合力控股的安徽宇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月3日,湖南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会上宣读了《关于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工业制造机器人高精准视觉感知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大型风电主吊轮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月5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钢制管道内、外自动焊机维修工时定额》T/CCMA 0210—2024团体标准。
9月10日,由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浙江杭搏电气驱动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揭牌仪式,标志着杭叉集团在新能源工业车辆“三电”核心技术的产业布局基本完成。
9月14日,山东重工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重卡、工程机械、大巴、物流车、叉车等产品的配套、产品开发、产业生态构建、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进行探索,并开展务实合作。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指南》提到,我国将在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27个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并设定了到2027年的更新目标。
9月23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工程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配额分配管理指南》T/CCMA 0211—2024团体标准。
9月24日,易控智驾与全球采矿服务商Thiess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就采用易控智驾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与新能源技术达成合作,将推动全球矿业的智能化、低碳化进程。
同日,由北方重工设计制造的“奋进号”TBM成功贯通,创造了单机掘进最长(26521 m)的世界纪录。“奋进号”TBM是由北方重工自主研发制造的Φ7.83 m敞开式岩石掘进机,是世界范围内首台设计寿命大于33 km的硬岩TBM装备,彰显出国之重器的磅礴力量。
9月26日,由中铁装备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共同研制的“江汉先锋号”(中铁1463号)硬岩掘进机顺利下线,设备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引江补汉项目。这是国内工程应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也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的首台硬岩掘进机,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即将进入钻爆法加硬岩掘进机组合施工阶段。
9月28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组织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全面部署和推动规划编制工作。
同日,铁建重工国内首台整环管节联络通道掘进机主机顺利在项目中完成套筒接收,标志着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铁建重工联合广州地铁设计院、中铁建华南建设、广东华隧、中山大学等多家单位承担的广州市揭榜挂帅项目《复杂环境下的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继低净空桩基施工装备、沉井式竖井掘进机完成示范工程应用后,再次实现新突破。该整环管节联络通道掘进机的成功应用,也是国内首例城际铁路机械法联络通道,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9月29日,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部署,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任务要求,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指引》凝练总结了包括工厂建设、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计划调度、生产作业、质量管控、设备管理、仓储物流、安全管控、能碳管理、环保管理、营销与售后、供应链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多环节模式创新等在内的15个环节的40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作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参考指引。
9月30日,福建省应急管理厅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就应急救援工作联动机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方面互动合作,全面构建务实、高效、科学的政企联动机制。
月内,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第40000台产品下线,标志着卡特彼勒苏州工厂实现了又一历史性的里程碑。
月内,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我国将在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27个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并设定了到2027年的更新目标。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指南》提出,以推动生产制造设备及产线智能化升级为重点,更新改造各类生产设备(包括机床、油压机、折弯机、涂装设备、焊接设备、切割机、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装备、装配与调试装备、起重运输装备等)、工艺设备、科研实验设备、检测试验设备,以及仓储物流、能源动力、安全环保等辅助设备。到2027年,新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同时,《指南》对于工程机械行业下一步发展所依托的政策和标准依据,以及生产设备、质量检测设备、研发设计设备、工业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5个重点方向,均给出了详细说明。
十月
10月8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建筑工程等领域非道路移动机械报废更新实施细则》,加快推动北京市建筑工程等领域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工作。
同日,太重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共同开拓新能源工程机械市场,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10月9日,徐工与华为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此次合作将围绕数据治理及应用、研发数字化、智能驾驶、人工智能、ICT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内容展开,旨在通过融合数据价值链生态,为徐工智能化升级提质加速,为制造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签约现场,徐工—华为矿山自动驾驶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宣布将构建“云—网—车”协同的矿山无人驾驶方案,共同探索矿业的智能化发展。
10月14日,由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超大型打桩装备主油缸”通过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鉴定委员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突破了超大油缸整机设计制造技术,创新性强,技术难度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日,柳工与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探讨在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柳工将持续为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装备和优质的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国重器”的责任和担当。
10月22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工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与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就继续共同举办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bauma CHINA)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签署了续约十年继续在上海举办bauma CHINA的合作协议。本次续签合作不仅标志着中德双方在过去二十年bauma CHINA紧密合作的成功,成为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未来展会的创新与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未来十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其中方合作伙伴每逢单年将在北京举办BICES,每逢双年将在上海合作举办bauma CHINA,以满足国内外广大展商和用户对展会的需要。
同日,经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组织项目终审,2024年度工程机械行业22项科技成果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由燕山大学、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合作完成的“高机动轮式工程车辆悬挂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获特等奖,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面向风电机组吊装施工的超大型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一等奖,另外有9项成果获二等奖,11项获三等奖。
10月24日,南极科考船“雪龙号”“雪龙2号”破冰船抵达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码头,柳工926EHD型挖掘机有序装船,为第4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做准备。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也是柳工参与极地科考的16周年。柳工参与第41次南极科考,既是柳工与极地中心合作的一个新阶段,也是柳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生动缩影。
10月28日,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最小直径(φ0.914 m)快速铺顶机,在12天内完成1046 m超长掘进施工,并穿越5个高压电塔桩基后,助力泰国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第6个区间精准贯通,创造该产品单次顶进距离、顶进速度等多项纪录。
10月29日,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重点在工程机械属具、高端液压件、电动化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产业规划与项目申报等领域开展合作。
10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16.64m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铁建重工下线,将应用于目前世界超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施工。这是继16 m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后,铁建重工再次推出的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
月内,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山西太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应用制造运营管理平台入选,彰显了太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旨在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树立典范,发挥标杆作用,引领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数字化转型中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