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返回协会首页|欢迎来到欢迎来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BICES 2025展商风采:中交天和数字孪生盾构数智化管控平台赋能双层叠落隧道工程

2025年08月19日09:30

  近日,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用于珠海兴业快线(南段)二标工程的“兴业号”超大直径同步掘进拼装机凭借创新应用的数字孪生技术,受到国内隧道工程建设领域的关注。

  兴业快线(南段)二标工程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上下层隧道最小间距仅7.5m、穿越从软土到152MPa高强度花岗岩的复杂地质条件。中交天和项目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盾构数智化管控平台”,成功实现了施工管理的智能化升级,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数字孪生构建“地下智慧中枢”


640.jpg


  为应对复杂施工环境,“兴业号”引入前沿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集“感知—分析—决策—执行”于一体的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以Unity引擎为核心,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在虚拟空间中1:1还原盾构机及施工场景,实现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的实时映射。平台搭载的智能管控系统,能在1s内完成刀盘转矩、推进速度、注浆压力等关键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终端实时反馈施工状态。这一技术突破使工程师能够精准掌握地下数十米的作业动态,推动施工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虚实同步,实现全流程智能管控


640-(1).jpg


  借助数字孪生技术,项目实现了施工全要素的360°无死角监控。当“兴业号”直径15.76m刀盘运转时,数字孪生模型同步更新设备状态;一旦参数出现异常,系统立即触发智能分析并预警潜在风险,提升施工安全性和可控性。此外,该技术还解决了地下密闭空间作业“黑箱化”难题,使管片拼装过程实现远程可视化管理。盾构司机、拼装手与监控专家通过共享实时数据协同作业,提升了施工效率,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技术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该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大型隧道工程提供了智能化案例,更推动行业从机械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跨越,为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开辟了新路径。

  未来,中交天和项目团队将以“蓝盾智脑”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开发智能掘进(CITS)和智能拼装(SADS)系统,构建“1平台+N应用”的智能盾构生态。

  来源:中交天和
  整理:协会宣传工作部
  初审:董萌
  复审:尹晓荔
  终审:吴培国
  编辑:赵利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