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返回协会首页|欢迎来到欢迎来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侯华: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的成果转化,为行业赋能

2025年05月27日21:17

  2025年5月14—15日,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

  本届论坛以“开新篇、拓新局、创新绩”为主题,旨在深入剖析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来自协会及分支机构、会员单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行业主流媒体代表等共计46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届论坛设置了两场高层对话,16位来自工程机械骨干企业的高层领导围绕“开新篇、拓新局、创新绩”的论坛主题,立足企业自身实际与发展布局,深入探索工程机械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交流分享各自企业在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心得与成功经验。

  高层对话(一)

  论坛第一场高层对话由协会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祁俊主持,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费春江,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士振,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委副书记、总经理卓普周,中机寰宇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中星,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峻,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立平,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水余,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华作为嘉宾参与对话。


640-(1).jpg

  高层对话(一)现场


  以下为对话实录:


640-(2).jpg

  主持人:协会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祁俊


  祁俊:请简要介绍自己及所在企业的情况。


640-(3).jpg

  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华


  侯华:2021年前,我在中北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担任院长,2021年9月调至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工程装备制造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学校以工程机械学科为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锻压机械等专业,其中,工程机械是太原科技大学的强项和特色专业,欢迎大家有机会前往太科大指导、交流。


  祁俊:太原科技大学作为国内工程机械的老牌高校,怎样将新能源技术、智能控制前沿领域与传统工程学科深度融合?如何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校怎样培养高端人才?

  侯华:在国家推进“双碳”战略与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领域,需借助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器人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正好可以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学科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太原科技大学作为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具有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学科专业及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每年培养机械类学生七八千人。

  首先,学校面对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围绕工程机械专业,建设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与系统、自动化等新工科专业,促进前沿领域与传统工程学科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其次,开展校企合作,与头部企业(如徐工、太重等)开展联合培养,成立“高端工程机械及重型装备智能化产业学院”,依托各自的实践平台和基地,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经验,培养卓越工程师,为行业提供人才支持。

  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方面,太原科技大学在推进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做了很多努力。

  首先,依托学校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械相关平台和基地,面向前沿学科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智能化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比如新建了零碳动力综合实验室、重载装备作业智能化技术与系统实验室,产生了一大批新型科研成果。其中,系列甲醇发动机及增程器,特种作业机器人等科研成果成功得到应用。其次,学校特别重视与地方的合作,依托各地装备制造业技术优势,共建产业研究院,促进校地深度合作,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比如在江苏海安、启东等地成立了研究院,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的成果转化,为行业赋能,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发展和学校成果的有效落地。


  祁俊:非常高兴,大家对今年的行业与市场发展都持乐观态度。希望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避免出现因服务跟不上而退出的情况,减少“内卷”,共生共赢。

友情链接